面试热点精析:“共享单车”怪象

来源:国家事业单位考试网 2017-06-08 13:19:30
  【事件背景】
 
  2016年底以来,国内共享单车突然就火爆了起来,最近一张手机截图蹿红网络。在这张截图上,24个共享单车应用的图标霸满了整个手机屏幕,真的是“一图说明共享单车的激烈竞争”。而在街头,仿佛一夜之间,共享单车已经到了“泛滥”的地步,各大城市路边排满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共享单车的受欢迎程度让人难以预料,人们同样没想到的是,一辆小小的共享单车也照出了形态各异的世间怪象,不断刷新着遵守规则群体的认知下限。
 
  怪象1:“骑进”地铁车厢
 
  网友“小灰灰”爆料说,昨天上午自己在乘坐地铁十号线的时候,被车厢里的一幕惊呆了。一个身穿砖红色棉袄的小伙子竟然把一辆共享单车“骑进”了地铁车厢。不仅如此,他还在大庭广众之下,单手扶着栏杆,双脚踏着车梁,像在耍杂技。
 
  怪象2 :一车双码?
 
  浦东联洋地区出现了一辆单车贴上两张二维码,正规的二维码是用钉子钉在车身上,而在这个正规的二维码下方,还有一张用贴纸贴在车身上的付款二维码,扫描后会将页面跳转到某不知名注册页,由于两个二维码位置接近,市民误扫的几率也被大大提高。
 
  怪象3:损坏单车
 
  网友芳群路,一男子因给共享单车上私锁被警察处罚留证,因他态度不端,路过的大爷忍不住对他这种行为进行了斥责,想不到该男子竟然对大爷口出狂言“找修理”。据网友:“今天下午没有课准备出去玩,听说学校门口有共享的自行车,结果去了发现全部的新车子轮胎都是扁的,全部都是,很气愤,有图有真相。”
 
  对于共享单车频被破坏一事,网友纷纷提出解决办法。新浪网友“陈炎愚酒”说:“希望公安部立刻展开对于共享单车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严打。”大河网网友“Back-sun”认为,只要发现有毁坏的人,或者骑着被刮去车号的人,应从法律上定义为刑事责任,最低判三年,同时由共享自行车公司发起共享举报,有偿鼓励大家拍摄违法行为,鼓励举报,分享被罚者的罚金。网友认为,只有制定法律严厉制裁破坏者,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共享单车和使用者的权益。
 
  【相关评论】
 
  @人民日报:
 
  共享单车,怎样骑得更远?
 
  黄车、小橙车、小蓝车…街头巷尾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以其低碳环保、便捷舒适,化解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接驳的尴尬。然而,最近许多人都遭遇了“共享”带来的难题:到处都有胡乱停放的共享单车,却几乎找不到一辆能骑的。除了被人恶意毁坏、乱停乱放影响交通等外,一些地方还发生过共享单车涉嫌非法占道经营为由被扣押等管理窘境。共享单车肇事引发的诉讼也开始出现。
 
  共享单车“野蛮生长”,既需要消费者提升自己的文明素养,也需要制度的完善,以及企业、社会和职能部门在技术、监管等方面拿出切实举措。比如,上海市日前拟出台规定,共享自行车连续使用三年强制报废,押金退回时间不超过7天,满12岁才能骑,等等。如何让共享单车骑得更远,创造一个互助共享的世界?这是共享单车抛给我们的时代之问,期待大家贡献真知灼见。
 
  @财经杂志:
 
  国民法律素养,决定共享单车能走多远
 
  笔者认为,在共享单车热潮喷涌的当下,很多问题已经超出了道德的约束范围,上述法律法规能否在骑行过程中得到良好贯彻,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国国民的法律素养。这种法律素养甚至决定着共享单车经济模式能走多远。
 
  共享单车第一个层面上的法律问题,涉及交通和市容城建的行政管理问题。除了交通管理问题,市容管理问题也十分突出。共享单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无桩停放、即走即停。这一特点让骑行更加便利快捷,也让共享单车模式得以迅速传播。但同时,无序停放、过度投放的问题已经困扰到城市管理者。这其中既有投放企业的问题,也有骑行者的问题。以笔者之见,后者的严重程度重于前者。从共享单车企业的一个投放点,被需求者迅速扩散到大街小巷,可能只需十几分钟的时间。多数市民在使用后都会按照规定停放,但扎眼的违章违规违法行为,还是随处可见。
 
  如此规模下,本来就是一个老大难的交通问题,应当如何管理?市容城建部门又该如何监管?如果尺度过大过死,可能会被诟病因噎废食,影响新的经济形态的发展,就如同当年的专车那样;如果放任不管,有一天某一个街道会被废铜烂铁的单车占据,有一天交通会被无序行驶的单车阻塞。
 
  笔者并不认为,强行政监管会让一切变得井然有序,而是觉得,在适度监管下,只有消费者、需求者认真执行法律规则,真正自律起来,以及共享单车企业加大宣传单车正确的使用放置规则,这种模式才有望形成良好业态。
 
  【微评】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共享已经成为一种精神。共享精神已经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共享汽车、信息共享等。在今年的两会,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表示共享单车是模式创新,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共享。共享单车的到来不仅仅是一种模式创新、经济创新,也是一种绿色的生活方式。然而在共享单车的推行中,我们面临着一系列的尴尬,针对这些现象网民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有人说是国民素质的照妖镜,有人说是公共管理的显微镜。对于这些现象我们应客观公正的去看待,共享单车需要政府、企业、公民共同的努力,不能简单地以国民素质、公共管理的纰漏去以偏概全。为了共享单车走的更远,道德和法制相结合,政府应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去规范公民、企业的行为,公民也应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约束自己,企业也应从为公民服务、方便的角度出发,去降低成本和规范制度。新事物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共同的努力去维护和解决。
免费学习资源(关注可获取最新开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