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

来源:中国政府网 2017-03-01 16:23:46
    古往今来,我国始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占世界人口的比例长期保持在20%左右。我国人口发展一直对世界人口格局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使人口增长迅速进入快车道。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达到5.9亿,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23‰。此后,我国人口连续突破6亿、7亿和8亿,平均每8年增加1亿人,人口再生产进入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阶段。人口的快速增长引起党和政府及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为倡导计划生育奠定了基础。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多次谈到计划生育,指出:“人类要自己控制自己,……实现有计划的生育。”10月,中央在《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中明确指出,“除了少数民族的地区以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方,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后来,由于受反右扩大化、文化大革命等的影响,以及社会文化和技术条件等诸多限制,计划生育工作遭受大的挫折并一度停顿。
 
    全面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人口增长转型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我国在城乡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工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计划生育确立为基本国策,把人口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谋划,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理论框架。1982年,计划生育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人口问题提高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提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模式,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理论内涵。199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在这一阶段,我国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8下降到1995年的1.8左右,自然增长率从25.83‰下降到10.55‰,较好地平抑了第三次出生高峰,总人口控制在12.1亿。同时,计划生育工作逐步走上了经常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
 
    第二阶段:稳定低生育水平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2005年)。1996年以来,我国总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8左右,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阶段。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明确将主要任务转向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2001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04年,国家启动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为国家制定重大战略规划和政策提供重要依据。200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5.89‰,总人口控制在13.1亿。人口增长1亿所需时间延长至10年。这一阶段,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探索建立起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
 
    第三阶段: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阶段(2006年以来)。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中心任务,以及“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理论体系。这个阶段,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健康发展的态势,长效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得到加强,低生育水平继续稳定,群众生殖健康水平和满意程度普遍提高。2011年末,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1.93‰,自然增长率为4.79‰,全国总人口为13.47亿。
 
    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主要成就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为指导,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道路,不断创新人口理论和实践,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经济社会尚不发达的条件下,用不到5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用百年时间走过的人口转变历程,成功改变了中国人口发展的轨迹 。
 
    第一,人口数量有效控制,为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重要条件。如果维持20世纪70年代初的生育水平,我国现有人口将超过17亿。计划生育成功改变了我国人口发展的轨迹,全国人口抚养比下降1/3左右,通过劳动力的充足供应和储蓄率的提高,对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4以上。在人口数量有效控制的同时,提升了人口素质,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第二,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得到缓解。据测算,如果维持20世纪70年代初的生育水平,人均耕地、粮食、森林、水资源、能源等将比目前减少20%以上,碳排放量按年人均3.8吨计算,将比现在每年多排放15亿吨。
 
    第三,人口生存和发展状况明显改善,实施千年发展目标进展顺利。我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提高到目前的73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从改革开放初的4.5年提高到9年,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方面,中国是做得最好、最有成效的国家。
 
    第四,为世界人口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树立了负责任人口大国的良好形象。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9.5%,是影响世界人口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认真履行对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和千年发展目标的承诺,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为稳定世界人口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十二五”时期人口发展形势
 
    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同时应该看到,我国正面临着更为复杂的人口发展态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一)人口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一是人口增长势头减弱。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开始呈现下降态势,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人口死亡率有所上升,在生育政策不变的条件下,人口增长的势头进一步减弱。二是主要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十二五”是我国人力资源最为丰富的时期,劳动年龄人口总量达到峰值,此后缓慢下行,人口抚养比在经历40多年下降后开始上升。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自200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2011年为74.4%,比上年微降0.10个百分点。三是老年人口出现第一次增长高峰。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生育高峰出生人口相继进入老年,“十二五”期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年均增长800万以上,总量将突破2亿。2011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8499万人,占总人口的13.7%。四是城镇人口历史性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城乡人口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随着产业转移的加快、中西部城市群的发展,人口流动迁移呈现出新的特点,人口流向趋于多元化。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口中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30亿。
 
    (二)人口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一是人口数量对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仍然较大。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发展不平衡。随着人口继续增长,人口与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将进一步显现。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庞大,解决就业问题仍将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二是人口素质正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瓶颈。国际产业分工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人口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国人口素质总体不高,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正在成为影响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三是人口结构性矛盾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居高不下,老年人口比重不断提高,人口抚养比开始上升。2011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8。区域间、城乡间人口发展不平衡,人口结构性矛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深刻。四是人口分布不合理影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人口空间分布与经济布局不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适应。城镇化率偏低,流动人口规模庞大,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带来一系列挑战。五是家庭结构变化带来新挑战。家庭规模小型化、结构多样化、成员居住分散化趋势明显,导致传统家庭功能弱化,在婚姻、生育、养老等方面出现诸多新问题,人口服务管理相对滞后。
 
    总体上看,“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人口发展的重大转折期,人口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着人口总量持续增加的压力,人口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影响更加突出;另一方面,人口各要素关系更趋复杂,素质、结构、分布正在成为影响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从战略上重视人口问题,遵循人口发展规律,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丰富、社会抚养比低、人口流动活跃的有利时机,全面做好人口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免费学习资源(关注可获取最新开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