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积累:科举制度的兴衰及试题巩固
科举制度的兴衰
科举的开始——隋朝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这里要做一个区分,隋朝的两位皇帝——隋文帝和隋炀帝。如果题目中问的是科举的形成,一定要选隋炀帝哦。
科举的形成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科举制度的实行,打破了以往世家大族垄断选官的局面,使各阶层人士能更广泛地参与到国家政权中,既选拔了优秀的人才,又稳固了政权的统一。这一制度被一直沿用到清末。
科举的继续发展——唐朝
唐朝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制度,并使科举制逐渐完善,使我国科举制度进入鼎盛时期。
唐朝科举制度分制科和常科两种取士方法。制科由皇帝临时下诏设科考试,以待“非常之才”。应试者可以是现任官吏,也可以是常科及第者,还可以是庶民百姓。制科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合格后由朝廷直接授予官职。
唐太宗时扩大国学的规模,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进士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
武则天时亲自进行殿试,并增设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科举制在唐朝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这里比较常考的就是关于武则天武举的相关内容。武举制始于武则天时期,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众所周知,出身庶门的武则天以一位女性皇帝取代李唐,对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可谓是内忧外患。对此,武则天一面剪除政敌,另一方面培植扩大亲信势力。选拔将才掌握拱卫政权的军队,显得更为紧迫。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武举制产生了。
科举的改变——宋元
宋朝对科举制做了不少改革。宋太祖把殿试制度逐渐确定下来,即礼部考试后由皇帝在殿廷主持最高一级考试。南宋以后,科举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宋朝科举制基本上仍分制科和常科。常科考试分州府试、礼部试、殿试三级。州府试称解试,礼部试也称省试。
这里的主要考点在于进士前三甲,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元朝科举制度也分乡试、会试、御试三级,但将蒙古人、色目人和汉人、南人分开考试,并分别登榜。同唐朝截然相反,元朝科举考试重经义而轻诗赋。经义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即《四书》中选题,答案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准。我国古代科举史上以朱熹的《四书集注》考试,是从元朝开始的。
科举的没落——明清
提到明朝的科举,就一定要说说八股文。八股取士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对文章格式的要求,所谓“排比有定式”。明清科举考试中的文章,一般需要四组文句,每组两个段落,相互对仗。因共有八个段落,即八股,故称八股文。
明清取士,以科举为重,而科举又以八股文为主,于是教育重心当然就完全放在如何教八股文与如何做八股文上了,严重束缚了学子的思想与才华。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考试往往是考什么学什么,八股的考试范围仅仅集中在《四书》《五经》之中,这样的考试使得考试范围小,最终钳制了文人的思想,官吏成为没有思想,只会听命于皇帝的奴仆。这部分也是考试中常常会考察的范围,要着重注意。
1905年,科举正式废除。
相关知识
1.童试
也叫“童生试”,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县级考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我们在电视里经常看到的穷秀才就是这一类,因没有资格做官,所以并没有什么太高的社会地位。
2.乡试
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省级考试,生员参加。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3.会试
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
也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家级考试,贡士参加,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等第,因此一般情况下并不会有淘汰的情况。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但是我们会发现,一般连中三元者我们不熟悉,反而历史上很多名落孙山的名士我们会更加熟悉。
刷题巩固
01、我国有很多与科举相关的成语,其中( )是形容应试者一定获得了第一名。
A.金榜题名
B.连中三元
C.蟾宫折桂
D.名落孙山
【答案】B
【解析】B项正确,清代科举制度,分三级考试,中试者的第一名分别给以“解元”、“会元”、“状元”的头街,如应试举子在三级考试中,连取三个第一名,即所谓“连中三元”。A项“金榜题名”指科举得中,但不一定是第一名。C项“蟾宫折桂”指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也不一定是第一名。D项“名落孙山”指考试或选拔未被录取。
02、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表述,有误的是( )。
A.乡试一般在八月举行,被称为秋闱
B.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
C.殿试制度始于元
D.范进参加的是乡试
【答案】C
【解析】我国科举制度源自隋炀帝,隋炀帝开创进士科,到武则天时期开创殿试和武举(注意此处有争议,有人说应为唐高宗,但根据最新中学教科书,是将殿试与武举对应武则天的。明清时期有八股取士,1905 年正式废科举,推行现代学校教育。本题考查更细的考点,乡试、会试、殿试。古代读书人要考童生试才能成为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乡试。乡 试考场在省城,秀才考中就成为举人(第一称为解元),举人可参加会试,成为贡士(第一称为会元),举人可参加殿试,考中为进士(第一称为状元)。A、B、D 项正确。C 项错误,应为唐朝。
03、科举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假如古代某位考生在参加某级科举考试中获得“解元”,即该级考试第一名,那么,他之后通常应参加的更高一级考试是( )。
A.乡试
B.殿试
C.会试
D.童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査人文历史常识。明科举制度正式科举考试分为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为省一级考试,考试合格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是举人在京城参加的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合格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进士考试,分三甲,第一甲三人,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赐进士及第。第二甲人数若干,第一名称传胪,赐进士出身。第三甲人数最多,赐同进士出身。故选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