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直经营性事业单位全部转企 充分激发活力创造力
来源:人民日报
2018-11-20 10:18:35
原标题:辽宁省直经营性事业单位全部转企
改变的不仅是身份
长期以来,很多经营性事业单位存在管理体制不顺、竞争意识不强等问题。事企不分,不仅破坏市场秩序,也容易滋生腐败。目前,辽宁经营性事业单位全部转企改制,组建12个企业集团,充分激发了企业活力和创造力。
“以前水供出去多少,能收回多少钱,感觉与个人关系不大,反正都是挣‘死工资’。”辽宁汤河水库有限责任公司供水处武迪感慨,“现在不一样了,事业单位变成企业,经营效益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大伙积极性一下子都调动起来了!”
以前,辽宁的大型水库都是水利厅直属的正处级事业单位;如今全省水库都统一改制为企业,划归新成立的辽宁水资源集团。
辽宁水资源集团是辽宁省事业单位转企改革的新生儿。2016年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将省直经营性事业单位全部转制为企业,目前已全部完成,一批体制机制性问题得到解决。
2015年年底以前,辽宁仅省直各部门所办各级企业和经营性事业单位就有300多家,多数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普遍存在管理体制不顺、竞争意识不强、运行机制不活、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不高、经济效益总体较差等问题;大量国有资产分散沉淀在各部门,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有的甚至依靠财政资金才能勉强维持运转,有的甚至破坏营商环境。
省发改委副主任唐抑非介绍,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戴着事业单位“帽子”,享受事业和企业两种体制的便利,既削弱了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也影响了市场公平竞争。
2015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以管资本为主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辽宁抓住机遇,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组建省属企业集团,使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加快发展,以此为切入点破解老工业基地体制机制矛盾,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2016年初,辽宁组建交投、水资源、环保、城乡建设、工程咨询、地矿和粮食等7家企业集团;今年7月,又新组建了省担保、旅游投资、健康产业、体育产业、辽勤5家集团。12家集团,由416家单位组成(其中事业单位114家),在职职工人数7.5万余人(其中事业单位人员14164人),净资产近1829亿元。将原来分散在14个部门的企事业单位近3000亿元资产整合起来,撤销事业单位100多家,收回事业编制1.4万名,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2017年,先期组建的7家企业集团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38亿元,同比增长22.6%;实现利润超8亿元,同比增长150%。
上半年,省环保集团所属企业北方公司研发的“TANK大型沼气工程技术及成套设备”作为重点技术在全省推广。
“由事业单位到企业,改变的不仅是身份,更重要的是突破了思想观念,有了市场意识。”省环保集团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石玉敏说,把应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营活动交给市场,职工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原来,车队是事业单位,节约不节约和个人关系不大。现在出车,客人到了,我绝对不会再一个人在车里一边躺着一边开着空调,企业效益和个人收入挂钩了。”辽勤集团车队一位司机说。
新成立的省交投集团涵盖了高速公路等优质资产。之前高速公路建设都等着财政投入、银行贷款,融资模式单一,政府背负巨额债务。改制后盘活了资产,交投集团去年通过股权融资、资产证券化以及成立基金管理公司等多种形式,融资148亿元。
“以前是上面布置啥活,咱们干啥活。现在是自己找活,想着怎么样通过服务企业、服务地方,在激烈的竞争中活下去、活好。”时任省环保集团董事长胡涛说。如今,集团主动走进省内大型企业做上门“环保管家”,提供环保解决方案。
以前,辽宁交通设计部门只在省内接单子,如今将规划设计市场拓展到了以前未涉足的呼和浩特、宁波、贵州等地。企业用人也更灵活了。
“事业单位时,想增加人手,报计划,人社部门批准,逢入必考。现在特殊人才随时引进,大大提高了竞争力。”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处处长唐峰说。
免费学习资源(关注可获取最新开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