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义务教育改革
【背景链接】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重点、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并要求学校不得有提前结课备考、超标教学等行为,考试成绩实行等级评价,严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不得引进境外课程、使用境外教材。
教育部称,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第一个聚焦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文件,是新时代我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纲领性文件。
【公考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义务教育质量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
【综合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素质教育始终是党和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但是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也确实存在着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而《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五育并举”,“就是要着力解决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这一次强化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特别是把劳动教育的短板补起来,就是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亮点】
一是更加关注教育内部改革。从文件的标题就可看出,《意见》的印发意味着中国的教育改革进入新阶段,由过去相对侧重办学机制、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等外部改革,逐步向教育教学自身的内部改革转移。
二是紧扣教育质量问题。文件将义务教育质量提到“三个事关”的高度,“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这一重大导向发出一个强烈信号,即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要更多地围绕教育质量进行。显然,这扣住了整个教育改革的中心。
三是强调科学的教育观。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意见》反复强调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教育质量观和正确政绩观。科学教育质量观是全面的、动态发展的、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教育质量观。
【目的】
“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这是此次义务教育改革提出的工作目标。
【措施】
推进义务教育改革,就要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从教育与人才培养不相适应的环节改起,这是改革的方法论。推进义务教育改革,关键在落实。
一方面要出台具体可行的办法,以法治的力量护航改革,以制度的刚性确保政策落地。
另一方面各级各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对照意见提出的要求切实增强改革主动性、系统性。惟其如此,才能让改革见成效、出实效。
来源:
人民网评:回应人民期待,义务教育改革正当其时
新京报:国办发文推动义务教育改革,“政治启蒙”新提法成亮点
中国青年报:让每一个孩子享有高质量的义务教育
光明日报:周洪宇:义务教育改革进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