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技巧:正反论证,巧妙过渡
来源:国家事业单位考试网
2020-01-03 13:50:24
在议论文写作中,正反对比论证,指的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情况进行比较。这是议论文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论证方法,在正反对比中,表明正确的观点,从而达到写作的目的。但是无论是从正面到反面,还是从反面到正面,都必须要借助过渡语巧妙衔接,否则会使结构混乱,让人不知所云。
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之间的过渡
正反面的衔接,其实往往通过使用一些关联词语或句子就可以完成。例如“反观当下”、“与此相反的是”、“古人尚且能……可如今的世界却有很多人……”、“反之”、“否则”等等。过渡的语言虽然不多,但是却可以在行文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全文成为有机的整体。
例如范文“打开阅读软件,点击排行榜,更让人觉得心寒。名列榜首的尽是一些无聊虚幻的作品,尤其是与当红明星相关的文章,不管内容如何,那些忠实的粉丝都会为与自己偶像相关的东西猛砸钱,打赏无数……可当我们把视线转向老一辈作家的作品时,就会发现,这些作品绝无雷同,而且时光的打磨会让作品历久弥新,数十年后读来,不觉腻烦,更觉惊心。以茅盾先生的《春蚕》为例……”在这一部分,作者先举当下阅读软件和网络上的娱乐文学作品,指出这些文学的浮夸与雷人,再举老一辈作家的作品,说他们的作品是“时代的眼睛”,可以反思过去,展望未来,这就与前面的事例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对比,是非分明,使人们对文学该有怎样的高度有了清晰的认识。但是例文没有直接表达“以茅盾先生的《春蚕》为例”,而是用了“可当我们把视线转向老一辈作家的作品时,就会发现,这些作品绝无雷同之作,而且时光的打磨却让作品历久弥新,数十年后读来,不觉腻烦,更觉惊心”一句来过渡,使上下两个部分自然顺承。
/题目/
真题演练
2019年浙江体育局直属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真题
结合以上材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字数1000-1200字。
/节选材料/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激励科学家群体勇攀科技高峰,鼓励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一部科学史,其实也是一部科学家的精神史,拉开历史的长镜头,有些科学成果会因为时间推移成为过去,而伟大的科学家精神总是长留历史的天空,从钱学森到屠呦呦,再到钟杨、黄大年,杰出的科学家身上总有一种极为相似的精神气场:他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他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他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他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他们集智攻关、团结协作;他们甘为人梯……他们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刻在大地上,铸就中国科技创新的丰碑。
没有挺得起腰的科学家精神,很难有站得住脚的科学成果。今天,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突破核心技术、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如何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转变?这既是时代之问,也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绽放光彩的机会。这就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弘扬科学家精神,需要全社会来维护。毋庸讳言,近年来科技界也存在部分人员作风不正,学风不正的现象——浮夸浮躁、投机取巧的风气有之,门户之见、学问之风有之,学术不端等问题亦时有发生,这些现象与科学家精神背道而驰。科学家精神代表着一个社会的精神高度,也是一个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没有全社会的共同培育,科学家精神也难拔节生长。当我们希望科研回归本真,当我们期待科学家心无旁骛,一丝不苟地专研精进,也要给予他们“数十年磨一剑”的适宜环境。
/范文示例/
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学风建设
周文雍曾经出言,“头可断,肢可折,精神不可灭”。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精神支撑,做科学同样如此。拉开科学的历史镜头,一部科学史,其实也是一部科学家的精神史。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能会忘了曾经创造出的科学成果,或者过时的科学成果会被取代,但始终会有一种力量会支撑、鼓舞、推动我们继续前进,在科学领域创造奇迹。这就是科学家精神。那么,何谓科学家精神呢?
科学家精神是一种精神气场,它包罗万象、意蕴丰富。它也许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像钱学森一样,冲破种种阻碍回国造福人民;它也许是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像黄大年一样,为实现科技强国梦殚精竭虑;它也许是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像屠呦呦一样,身处实验室潜心研究青蒿素治疗疟疾;它也许是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像刘慈欣一样,面对获奖冷静得像个旁观者;它也许是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也许是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正是这些挺得起腰的精神存在,我们才能不断创造科学成果,不断实现一个又一个的突破。
科学精神不仅能够促进科技革命、产业变革,转变生产方式,还能够鼓舞更多人突破技术难题,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占领技术高点。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处于核心技术“卡脖子”的尴尬状态,但是在科学精神的支撑下,我们发明了电脑,发现了新能源,成功迈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行列。同时,产业也出现了巨大变革,不再是之前的以手工技术为主,而是以大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又促进了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将技术融入到传统产业的研发、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由大批量生产转变为个性化生产。这些都是科学家精神在背后发力。由此可见,只有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才能占领技术的制高点,不断实现新的突破,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然而,当下社会,科技界部分人员作风不正、学风不正的现象屡见不鲜,投机取巧、浮夸浮躁者也大有人在,学术不端的事迹也频繁被报道,这些都是在与科学家精神背道而驰。我们不应坐视不理,视而不见,而应该积极采取行动,抵制和打击这些行为,不断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学风建设。
弘扬科学家精神,需要全社会来维护,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积极颁布加强作风学风的政策,规范学术界浮躁、急功近利的不良之风,营造端正、稳定、踏实的学术之风;另一方面,要对全社会进行宣传教育,可以通过学术交流会、学术解读会等形式让全社会信任科学,认同科学家精神,形成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有给科学家一个“数十年磨一剑”的环境,我们的科学家才能心无旁骛、一丝不苟的钻研精进,我们的科研才能回归本真,我们的国家才会早日迈入科技强国。
解析:本文为了加强“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学风建设”这一观点,在正文论证部分采用了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的方法。特别是在正面论证“科学精神不仅能够促进科技革命、产业变革,转变生产方式,还能够鼓舞更多人突破技术难题,不断技术创新,占领技术高点。”其后,用了一个“然而”,巧妙地过渡到了反面论证,提出“当下社会,科技界部分人员作风不正、学风不正的现象屡见不鲜,投机取巧、浮夸浮躁者也大有人在,学术不端的事迹也频繁被报道,这些都是在与科学家精神背道而驰。我们应该积极采取行动,抵制和打击这些行为,不断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学风建设。”
结语
毛主席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作文中的过渡词句就像一座横跨南北的大桥,它让文章内容前后衔接紧凑,思路清晰,转换自然,文气贯通,浑然一体,因此同学们在写作时一定要学会巧妙转换,自然过渡,巧妙衔接,从而让文章提升一个档次,能够得到一个更理想的分数。
免费学习资源(关注可获取最新开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