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解读:国潮兴起 引领文化复兴
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答题水平,国家事业单位考试网(www.chinasydw.org)特别推荐热点解读“国潮兴起 引领文化复兴”。希望考生阅读本文,对热点的把握有一定的帮助。
【热点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近年来,在以诗词热、汉服热、文物热等为代表的国潮崛起背景下,一系列相关题材的作品、节目成功“出圈”。从河南卫视的《唐宫夜宴》《龙门金刚》到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深受观众喜爱;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到三星堆文物出土、汉文帝霸陵确定引发高度关注;从各地定期举办汉服文化节等国风活动再到故宫、国博等众多文博单位出品的文创产品成为网红受人追捧,国风、国潮,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也引发了更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关注。
【公考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当前,国潮崛起,固然迎合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中华优秀传统化复兴的期待,彰显了文化自信,但是文化复兴,仅靠小众文化“出圈”尚且不够,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道路行稳致远,还需要我们修好基础“内功”,进行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综合分析】
文化复兴需要我们做好甄别,守正创新,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罗万象,留下了无数文化瑰宝,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包含很多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糟粕,因此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应该是“扬弃”,在与时俱进的前提下,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须知弘扬传统文化不等于复古,而封建糟粕不能和优秀传统文化混为一谈,要想推动文化复兴,必须要先分的清,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什么该宣传,什么该抵制。一味宣传提倡,却对文化糟粕认识不足,批判不够,反而会影响文化复兴,比如国学热,对于传统文化无法进行有效的辨别,各种所谓的国学班,女德班层出不穷,教授的内容甚至包括三从四德等封建糟粕。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杜绝封建糟粕改头换面卷土重来,另一方面也要反对对传统文化囫囵吞枣、食古不化的行为。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宣传教育引导,让更多的民众在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能够分辨精华和糟粕,此外,也应该加大监管的力度,从制度层面对开历史倒车的行为进行约束。
文化复兴,还需要我们把握当前大势,做好研究。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须知,之所以出现国风出圈,国潮崛起的情况,是因为背后优秀传统文化回归的趋势已成必然。我们也应该明白,在当前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即使以李子柒、阿木爷爷等为代表的优秀文化传承者和技艺得到了很多网友和民众的关注,但依然有很多的传统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人问津,缺乏传承人。因此,在当前如何把握住国潮崛起、国风出圈的机会,利用好多种力量,带动更多的人关注、接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技艺,是我们当前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此外,如何通过系统的学习、研究、推广来进一步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手中创新,也是我们应该加以重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