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历史:古代人的年龄称谓

来源:国家事业单位考试网 2022-07-26 14:59:24

  《论语·为政》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十五岁时候就立志学习;三十岁的时候能够可以有所成就;到了四十岁遇到事情就不再困惑;等到五十岁的时候就知道哪些是人力所不能为的事情,知道了理想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追求天命;六十岁时为人处世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的时候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也不会超过规矩的限制。受这段话影响,后世逐渐出现“而立之年”、“天命之年”这些说法来指代人的年龄。


  其实,不仅是《论语》中有关于年龄的称谓,许多古籍中也有许多关于年龄的各式叫法。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写道“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即指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其中的“垂髫”常指三四岁至七八岁的孩子,一般该阶段的儿童的头发自然下垂,因而将这一年龄段称之垂髫之年。


  而关于孩童的称呼还有许多,如“襁褓”,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常用用于形容婴幼儿,即未满一岁的幼童;孩子长到两三岁时,就称之为孩提之年;到了七岁八岁左右,小孩普遍到了换乳牙的年龄,这时就称之为始龀(龀,即乳齿)。


  到了人们成年时,男女的年龄称谓也有所不同。清朝以前,汉族男孩十五岁时候就要束发为髻,意为成童,二十岁时要行冠礼,意为成年,因此故用束发来指代男子十五岁,弱冠来指代男子的二十岁;“及笄之年”是用于形容古代女子到了结婚的年龄,笄,指束发用的簪子,《礼记·内则》中有云“女子……十有五年而笄”,意为女子此时已经到了出嫁的年岁,即十五岁。


  古人到六十岁时,便称为花甲,因旧时用天干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即称一个甲子;七十岁即为古稀之年,出自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至于到八九十岁时,即称之为此人已到耄耋之年,耄耋的本意是八九十岁的人,后来引申为高寿;如果有幸能活到一百岁,就被称为期颐,期是期待,颐是供养,意谓百岁老人饮食起居不能自理,一切需期待别人供养或照顾。古代有尊老的传统,在康熙到乾隆年间曾多次举办“千叟宴”,由皇帝做东来宴请天下老人,凡年岁在六十五岁以上者,官民不论,都可来京赴宴参会。此外,如果一个人特别长寿,那么传说中还有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古稀双庆(一百四十岁)等说法。


  例题展示


  按照古代年龄的说法,下列年龄从小到大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耳顺-天命-不惑-耄耋


  B、襁褓-垂髫-弱冠-而立


  C、孩提-始龀-及笄-豆蔻


  D、不惑-天命-而立-耳顺


  【答案】B。解析:耳顺,指六十岁,天命,指五十岁,不惑,指四十岁,耄耋,指八九十岁,A选项错误;孩提,指两三岁,始龀,指七八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豆蔻,指女子十三岁,C选项错误;不惑,指四十岁,天命,指五十岁,而立,指三十岁,耳顺,指六十岁,D选项错误;襁褓,指一岁以下,垂髫,泛指童年,弱冠,指男子二十岁,而立,指三十岁,故本题答案为B。


  考察形式


  记忆性题目。在公共基础知识里常识部分进行考察。

免费学习资源(关注可获取最新开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