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积累:物态变化

来源:国家事业单位考试网 2022-12-23 10:55:28
  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国家事业单位考试网(www.chinasydw.org)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物态变化”。
 
  一、物态变化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物态变化。
 
  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它会吸收热量。如,冰变成水从固态变成液态。生活中的常见应用,下雪不冷化雪冷。就是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了热量。
 
  2、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就会放热。如,结冰是水从液态变成固态。
 
  3、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气化。在气化的过程中是吸热的。如,开电扇使人凉快。气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但只能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第一,液体的温度越高, 蒸发越快;第二,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第三,加快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蒸发越快——所以,夏天吹电扇有利于汗液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可以降低体温。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为沸点——分馏法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馏,然后精制纯化的方法;利用分馏法加热混合液,可以对混合液进行分离。
 
  4、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也会放热,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如,从冰箱里拿出冰冻啤酒发现啤酒瓶外面“出汗”,啤酒瓶周围的空气遇冷极速液化,形成小水珠。
 
  使气体液化的好处是缩小体积,方便运输、贮存,如液化天然气。
 
  “白气”、雾、露水、雨都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被100°C的水蒸气烫伤要比100°C的开水烫伤更严重,为什么?因为水蒸气液化时放热,比同温度的开水放出的热量更多。
 
  5、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吸热。如,衣箱中的樟脑丸变小。
 
  6、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释放热量。
 
  如,碘蒸气遇冷后,烧瓶内壁会出现碘微粒。
 
  霜和雪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直接凝华变成固态小冰粒。
 
  二、热胀冷缩
 
  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时会膨胀,遇冷时会收缩。这是由于物体内的粒子(原子)运动会随温度改变,当温度上升时, 粒子的振动幅度加大,令物体膨胀;但当温度下降时,粒子的振动幅度便会减小, 使物体收缩。
 
  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应用:
 
  夏天有时候路面会向上拱起,就是由于路面膨胀——所以水泥混凝土路面每隔一段距离都会留有空隙。
 
  夏天,电工在架设电线时,如果把线绷得太紧,那么到冬天,电线受冷缩短时就会断裂——所以一般夏天架设电线时都要使电线略有下垂。
 
  买来的罐头很难打开,是因为工厂生产时放进去的是热的,气体膨胀,冷却后里面气体压强减小,外面大气压大于内部,所以难打开——因此,微热罐头就很容易打开了。
 
  刷题巩固
 
  1【例题】下列关于物态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冰棒冒气是由于冰遇到热融化成了水蒸气
 
  B、冬天人哈出的"白气"与棒冰冒气的原理是一样的
 
  C、夏天自来水铁管出汗是下雨前兆,是因为气压变化,导致水从水管里渗出来了
 
  D、北方经常遇见得雾凇现象是水的液态直接转化为固态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物理常识。
 
  A项错误,液化是指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夏天冰棒会冒"白气"是因为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会迅速液化成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
 
  B项正确,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成为"白气",与棒冰冒气原理一致。
 
  C项错误,夏天自来水铁管壁"出汗"现象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相对较低的自来水铁管壁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如果管壁大量"出汗",说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较高,湿度较大,这正是下雨的前兆。
 
  D项错误,在北方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干凝结成小冰晶,形成雾凇,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属于凝华现象。
 
  故正确答案为B。
免费学习资源(关注可获取最新开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