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测判断推理:两个方法解实践论证题

来源:永岸公考 2024-06-12 14:24:04
  职测判断推理中的可能性推理题目,题量较大,十分重要。今天就带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可能性推理中一类有趣的题型——实践论证。
 
  一、什么是实践论证?
 
  题干中的形式往往是想要采取某种方案,以达成某种目的。
 
  例如:我们想通过科技手段分解垃圾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其中,方案是“科技手段分解垃圾”,目的是“保护环境”。
 
  二、哪两个办法解决实践论证?
 
  削弱:1、方案不可实现;2、目的无法达成
 
  例如:1、现有的科技无法实现垃圾的有效分解
 
  2、垃圾分解的施行使得更多人越发无所顾忌地破坏环境。
 
  加强:1、方案可以实现2、目的可以达成
 
  例如:1、现有的科技可以实现垃圾的有效分解
 
  2、垃圾分解的施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环境质量得到了提升。
 
  下面通过例题来进一步讲解说明:
 
  【例题】日前,某区物价管理部门修改了停车费收费方案和标准,机动车路内停车位收费价格上调了50%,把原来免费的车位也部分纳入收费管理,对新能源车免收停车费,这样能够增加车位的流动性,根治部分车主久占车位的乱象,意在缓解交通压力。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方案?
 
  A.路内停车费收费方案调整后车位空置率提升了
 
  B.上述方案通过网络征求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C.增加停车费收费标准也刚达到相邻城市的标准
 
  D.提高燃油机动车使用成本市民会购买新能源车
 
  答案:A
 
  【解析】题干方案:修改了停车费收费方案和标准,想要达到的目的:增加车位流动性,缓解交通压力。
 
  A项:方案调整后提升了车位空置率,说明确实可以增加车位的流动性,说明目的可以达成,可以缓解交通压力,所以能够支持题干方案。
 
  B项:指出该方案征求了市民意见和建议,但题干讨论的是采取该方案后能否达到目的,B项与方案实施后达到的效果无关,不能支持。
 
  C项:说明收费标准到达邻近城市收费标准,但与此方案实施是否能缓解交通压力的话题无关,不能支持。
 
  D项:指出该方案实施后市民会购买新能源,但与该方案实施后达到的效果无关,不能支持。
 
  故此题答案为A项。